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安老 | 「護老藍圖」護老者支援計劃!了解照顧者五大需要、七項資源! 陪伴走過護老旅程

安老 | 「護老藍圖」護老者支援計劃!了解照顧者五大需要、七項資源! 陪伴走過護老旅程

羅凱寧Stephanie
安老職人

  作為80後,筆者年齡群組也漸漸踏入護老者行列,不少朋友的父母年近70歲或以上,而筆者的朋友有時候會詢問在安老行業工作的筆者一些關於護老的資源,最近一位朋友發覺家中父親在中風後,情緒和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都起了變化,雖然聽過一些社區、上門居家護理或院舍等的服務,卻也不知道「從何開始」?她問筆者,到底父親需要甚麼服務,而坊間又有甚麼服務支援護長者?

 

  在解答這個問題前,其實大家需要了解社會怎樣回應護老者的需要,比如說,怎樣去整合一套讓社會工作者配對合適服務的工具也是重中之重。因此,筆者特意向業界具代表性、有護老者和業界同工參與的「護老藍圖」,當中的策動團隊了解他們的工作並在本專欄與讀者分享。

 

護老者支援模式 :  五大需要 七項資源 評估護老者需要配以合適的服務

 

  「護老藍圖」護老者支援計劃於2018年由聖方濟各大學與香港城市大學(城大)社會及行為科學系合作規劃及實施,並由李國賢基金會策動及捐助。計劃旨在為社工和其他人本服務專業人士提供科學化、全面及本地驗證的支援模式,以評估現今護老者的需要和資源並配以合適的服務。同時,支援計劃以提升護老者的個人能力及長期幸福感為目標,制定並實證支援護老者的心理教育小組,讓護老者重新尋找照顧的意義,並提升他們的自我關懷及超越感。

 

  鑑於目前一般的評估工具,主要服務使用者為長者本身,卻未有涵蓋護老者層面,因此照顧者的需要往往被忽略,就像筆者提及感到無助的友人。有見及此,經過三年多的努力,「護老藍圖」策動團隊成功研發一套「護老者支援模式(Caregiver Support Model CSM)」,以幫助社工評估照顧者的需要和資源,運用數據為照顧者配對最適合服務。項目利用問卷調查及隨機對照試驗(RCT)的方法, 邀請900位護老者及專業人士的參與,制定並驗證「護老者需要評估」(CNA)問卷;使用集合了護老者及社區資源的線上資料庫為護老者配對適切的服務;同時為護老者制定個人化的支援計劃。計劃為社工提供了簡單易明的操作指引,並特別使用了「個案管理」形式處理個案;社工會定期跟進個案,以監察介入服務的進度及評估配對服務的成效。

 

  這套「護老者需要評估」(CNA)工具,讓社工可以識別照顧者「五大需要」:身體狀況、角色衝突、被照顧長者的需要、心理需要、社交需要,以及照顧者的「七項資源」:靈性、自我效能、家人支援、責任感、社區支援以及與被照顧長者的關係和生活模式,有助照顧者更輕鬆地了解自己的情況。社會工作者可以根據他們的分數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即使一位完全不認識社區資源的護老者,只需根據系統輸入資料為他們做評估,便能連結資料庫並加強他們認識並運用護老者資源。研究顯示,社工的介入對護老者有一定幫助,大大提升社工了解護老者需要,幫助他們更準繩做好護老者支援的工作。

 

心理教育賦權小組 :  陪伴照顧者走過護老旅程

 

  不同國家都把照顧者歸納成五個階段,包括「即將成為照顧者」的階段(Expectant Carer)、「新手照顧者」(Freshman Carer)、習慣了護理需求,但或感到高度疲勞和壓力的執著的照顧者」(Entrenched Caregiver),接著是承擔照顧責任,但忽略自己的需求(健康和財務)的「務實的照顧者」(Pragmatic Caregiver),和因長者入了正規服務(如安老院舍)或離世而意識到他們的照顧角色正在改變或即將結束的「轉變中的照顧者」(Transitioning Caregiver) 。真正的護老者旅程在成為照顧者前,社會已經可以提供服務及資源,而他們的照顧角色正在改變或即將結束後,亦可以提供平台讓他們幫助其他照顧者。

 

  有見及此,「護老藍圖」亦為照顧者提供心理教育賦權小組課程,針對有經驗的家庭照顧者而設計的心理教育課程。此課程強調通過朋輩支援的介入方式,讓護老者重新尋找照顧的意義,並提升他們的自我關懷及超越感,專門針對旅程中「務實的照顧者」(Pragmatic Caregiver)和「轉變中的照顧者」(Transitioning Caregiver)。因為很多護老者照顧了長者「十年八載」,到了臨界點也不知道,而有些亦認為護老者的角色非自願。研究證明,護老者在8次培訓後,其整體幸福感、自我效能和健康意識都得到了改善。整體幸福感和自信能完成照顧工作與「賦權」密切相關,由此可見,心理教育賦權小組不但可以提升護老者心理質素,亦可以辨識一些應付得很好的護老者,轉化他們成為新手護老者的同行者。

 

  李國賢基金會項目總監余愛玲女士(Irene)向筆者講解基金會轄下「長者基金」策動計劃的初衷,包括其使命是提高長者的生活質素,並以「服務-研究-公眾教育」結合模式, 透過跨界別合作,支持新項目的開發,協助長者面對挑戰。Irene稱:「我與帶領項目的聖方濟各大學湯羅鳳賢社會科學院研究教授莊明蓮教授在開展計劃前特意到訪不同提供護老者支援的非政府機構了解護老者的社會需要,發現坊間正利用很多不同手法賦權照顧者協助長者,例如有婦女團體以『姊妹』護老者補充正規送飯服務未能覆蓋的長者,並提供社區照顧者互助小組,另外有團體與我們一同討論家庭照顧者的定義並引申出『護老藍圖』中的護老者旅程。」

 

「護老藍圖」護老者支援計劃!了解照顧者五大需要、七項資源! 陪伴走過護老旅程

照顧者需要評估(CNA)工具,讓社工可以識別照顧者「五大需要」「七項資源」中分析,藉以配對合適的社區資源

 

  

「護老藍圖」護老者支援計劃!了解照顧者五大需要、七項資源! 陪伴走過護老旅程

計劃為社工提供了簡單易明的操作指引,並特別使用了「個案管理」形式處理個案;社工會定期跟進個案,以監察介入服務的進度及評估配對服務的成效。

 

護老者支援計畫2.0  加強護老者支援的專業水平

 

  基於首次針對護老者需要的『護老藍圖』項目成效令人鼓舞,李國賢基金會、聖方濟各大學及香港城市大學於第一階段後,決定推行為期兩年半的「護老藍圖2.0」,並於本年1月31日(星期三) 舉行『 護老藍圖』護老者支援計畫2.0啟動儀式。『護老藍圖』護老者支援計畫2.0更會擴展到另外四間社福機構 ,包括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香港家庭福利會、保良局及救世軍。 結合1.0的研究結果,計劃將為9間社褔機構逾50位社工提供以個案或小組型式、支援護老者的相關專業訓練。李國賢基金會項目總監余愛玲期望計劃所訓練的「種子社工」,能為標準化及普及化護老者服務的專業上提供指引。

 

  筆者非常喜歡「護老藍圖」的理念及願景。藍圖是為未來細心繪畫的計劃,並以實證為本,精準針對護老者需要,更有拓展的意思。問及「護老藍圖」的願景,計劃希望在將來可以為中央評估機制帶來協同效應,給予全港機構及業界採用,能為標準化及普及化護老者服務的專業上提供指引,開拓更多護老者的需要及服務。

 

  

「護老藍圖」護老者支援計劃!了解照顧者五大需要、七項資源! 陪伴走過護老旅程

「護老藍圖」項目在第二階段將會培訓50名社福界的社工,旨在加強社工在護老者支援的專業水平,培訓「種子社工」,惠及更多護老者。

 

「護老藍圖」護老者支援計劃!了解照顧者五大需要、七項資源! 陪伴走過護老旅程

研究團隊於2019年與基金會合作制定及推出照顧者支援計劃,並與浸信會愛群社會服務處、香港明愛、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循道衛理中心及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五間社會福利機構合作。 未來將擴展到另外四間社福機構 ,包括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香港家庭福利會、保良局及救世軍。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